綠色循環經濟是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,發展綠色金融是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。正因如此,在第四屆進博會上,綠色金融成為各界關注和熱議的話題之一。
在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“綠色金融助力可持續發展”分論壇上,來自政府部門、國際組織、中外金融機構及企業高級別代表和“一帶一路”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成員聚焦“雙碳”目標,共商通過綠色金融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。
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,在引領綠色金融發展上優勢明顯。目前已成交全國碳排放權配額超過2200萬噸,成交金額超過9.8億元。綠色金融產品、業務不斷豐富,包括首單綠色可交換公司債券、首單綠色市政府專項債券。
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通表示,未來上海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全國碳排放交易,包括金融市場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聯動發展,加快推動綠色金融的對外開放,鼓勵投資境內綠色金融產品,支持境外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組織發行綠色債券,結合城市數字化轉型,完善綠色金融信用體系,積極促進產融對接,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。
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也表示,過去5年,中國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取得顯著成效,綠色貸款余額和綠色債券存量規模均居世界前列,綠色資產質量整體良好,綠色貸款不良率明顯低于各項貸款的平均不良率,綠色債券也尚無違約的案例。同時,中國也在不斷完善和優化綠色金融的政策框架。
就完善中國的綠色金融體系,陳雨露提出四點做法:一是金融機構要制定短、中、長期的減碳目標,建立健全自身綠色金融的組織體系,加強綠色金融相關的制度建設;二是不斷完善和豐富綠色金融的支持工具體系,支持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,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助力碳減排;三是深入研究金融如何支持經濟低碳轉型,建立轉型金融的界定標準、披露要求、激勵機制和系統的配套措施;四是主動地推進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與協調。
實際上,看好中國綠色金融商機的還有國際金融機構。在本屆進博會服務貿易展區,匯豐、渣打、南商銀行等紛紛展示了各自在綠色金融方面的做法和計劃。
期間,匯豐持續加碼助力低碳經濟發展,與多家企業落實綠色金融業務合作,以綠色金融力量攜手企業客戶促進中國綠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。匯豐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王云峰表示:“中國‘雙碳’目標下的綠色商機以及加速發展的數字經濟,為疫情沖擊下的國際貿易投資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。在此背景下,我們借助進博會推出‘匯見新可能’的全新品牌定位,希望以面向未來的廣闊視野,繼續憑借跨境專長,協助全球企業聯通中國市場新機遇,為推動構建‘雙循環’新發展格局注入新動能。”
同樣看好綠色金融機遇的渣打銀行,今年是第四次參展進博會。以“點滴凝聚,共建可持續生態圈”為主題,重點展示了創新的綠色金融解決方案,包括綠色存款、綠色債券、可持續債券、可持續存款等。
就在近日,渣打宣布,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中期目標及方法,計劃到2030年調動3000億美元用于綠色及轉型融資。在中國,該行為清潔能源提供支持、為客戶提供“碳中和”的解決方案、建立廣泛伙伴關系,踐行對“一帶一路”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承諾。